新京報訊 (記者鄧琦 實習生袁鵬亞)國內的技術如何打入國外市場?國際先進技術如何與國內產業對接?位於鼎好大廈的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,就為跨國技術的合作扮演了一座“橋梁”。
  昨日,北京市科委介紹,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來,已完成154項國際技術轉移項目的轉移和落地,成為跨國技術合作的一座橋梁。
  開拓1000餘條國際渠道
  據瞭解,2011年,北京市科委提出建設國際技術轉移中心,為跨國技術轉移搭建平臺、提供承載空間。經過與海澱區研究,共同選址鼎好大廈,建設國際技術轉移標誌性區域,吸引國際先進技術、人才和項目等快速聚集。
  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主任黃平介紹,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主要是為了搭建一個技術轉移的服務平臺,主要有兩大服務主線,一是吸引知名機構進駐、建平臺、聚資源,一是提供服務。
  “想要進行技術轉移,首先得發現好的技術。以中心為平臺,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合作伙伴,發現和搜集好的資源。”黃平說,目前,中心在機構集聚、國際渠道拓展、品牌建設和促進項目落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。
  據統計,目前中心的進駐機構已達120多家,開拓1000多條國際渠道,其中包括耶魯大學技術轉移中心、哈佛大學科技開發部、牛津大學技術管理髮展部等。
  百餘合作項目效益近百億
  北京市科委介紹,國家技術轉移集聚區正加速推進全球科技創新資源集聚,推動各類機構對接交流,形成了100多項合作項目,預計產生經濟效益近百億元。
  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不僅推動了技術的“走出去”,也為“引進來”搭建了重要平臺。
  據瞭解,進駐機構之一的“亞洲產業科技創新聯盟”,通過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這個平臺,為供需雙方提供全過程的服務,極大地提高了國外技術在國內落地的成功率。
  該聯盟曾通過與國內醫院洽商專利許可與臨床試驗合作方案,促進了韓國一種抗腫瘤藥物在北京醫院的落地,並使雙方成為臨床研究合作伙伴,共享臨床試驗的數據和資料。通過履行合作協議,韓國方面取得了技術轉讓費用,可以支持其後續研發;中國方面則得到了新的治療手段和一定經濟收益,並積累了科研數據和資料。  (原標題:技術轉移中心“搭橋”跨國合作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v78svknp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